新春佳節(jié)臨近,忙碌了一年的人們急切地踏上回家的歸途,期盼闔家團聚。但有這樣一群人,偏要往無人區(qū)去,不舍晝夜。他們的名字是可可西里巡山隊,他們守護的地方是生命禁區(qū)——可可西里。
地處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可可西里,平均海拔接近4900米。1994年1月18日,為保護可可西里藏羚羊,杰桑·索南達杰犧牲在這片無人荒野,年僅40歲。
這是可可西里無人區(qū)腹地太陽湖湖邊索南達杰烈士紀念碑,索南達杰犧牲在太陽湖,他的骨灰也撒在太陽湖(攝于2025年1月14日)。新華社發(fā)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30多年后,亙古荒野復寧靜,背后是用生命和熱血鋪就的生態(tài)之路,在這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畫卷正徐徐展開。
2025年1月13日清晨6點,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一級警長普措才仁帶領巡山隊,進入可可西里無人區(qū)。這次巡護的目的地是普措才仁的舅舅杰桑·索南達杰犧牲的地方——太陽湖。
這是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一級警長普措才仁在太陽湖邊接受記者采訪(攝于2025年1月14日)新華社發(fā)
記者跟隨可可西里巡山隊員到太陽湖探訪,巡山隊員在太陽湖畔展開一面曾在天安門升起過的國旗,致敬英雄。
在可可西里,很多在平原地區(qū)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想要在這里完成卻十分困難,比如做飯和開車。
可可西里巡山隊隊員在巡山過程中用拖車繩拉出被困車輛(2025年1月14日攝)新華社發(fā)
行駛在無人區(qū),陣陣寒風卷積著沙石不停拍打車窗,凍住的車門、結冰的車窗仿佛是這片荒原在發(fā)出禁止靠近的警告。
2025年春節(jié)前夕,記者跟隨可可西里巡山隊員進山,體驗巡山隊員們的日常,在布喀達坂峰山腳下,經歷了難忘的一夜。
在如此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下,巡山隊員餓了嚼幾口大餅、方便面,渴了喝雪水……在陣陣高反頭痛中,我們難以理解是怎樣的精神支撐著一批又一批巡山隊員在這里堅守了30多年。
這是位于可可西里無人區(qū)腹地的布喀達坂峰(攝于2025年1月14日)。新華社記者 杜笑微 攝
如今,藏羚羊成為人類參與動物保護的成功案例之一。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更新名錄時,將藏羚羊的受威脅程度由瀕危降為近危。來自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的數據顯示,我國藏羚羊種群數量已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不足兩萬只,增加至目前約30萬只。
巡山隊員說,讓荒野歸于荒野,真正的可可西里就應該是現在的樣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